-
2017-12-11醫療器械概念步入主升浪
-
2017-12-11兩會:政府工作報告中事關醫療器械企業12大要點
-
2017-12-11進口醫療器械價高于原產國50%以上
公司動態
1、“家用醫療器械”都能自行購買使用嗎?
不能!目前,不少醫療器械產品向著“家用”的方向推銷。但一些產品要求比較高,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購買使用,不可貪圖方便。
比如,在使用血糖儀測血糖時,需要扎破手指取血液測試;同時,對血糖檢測器的要求比較嚴,在購買和使用時要充分考慮。還有一些醫療器械,其中一部分植入人體內,一部分在體外使用,如人工耳蝸、助聽器、人工喉及直接接觸角膜的隱形眼鏡等,這些器械都需要患者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切勿自行配置。
2、可家用的醫療器械主要有哪些?
家用的醫療器械都必須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。主要產品:
(1)家用治療儀器:遠紅外線治療儀、磁療儀、理療儀、中頻治療儀等。
(2)家用檢測器械:血壓檢測儀、血糖檢測儀、電子體溫表、聽診器等。
(3)家用醫療康復器具:家用制氧機、頸椎腰椎牽引器、防褥瘡床墊、矯形器等。
3、如何選購“家用醫療器械”?
從退熱貼、體溫計、血糖儀、醫用棉簽、創可貼,到老年人使用的輪椅等都屬于可以家用的醫療器械。剛買時,要從產品分類、證照等多個方面入手。
(1)要在醫生指導下購買使用。醫療器械是用于預防、診斷、治療疾病的。在購買醫療器械前,應先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,以弄清產品的作用機理、適用范圍、使用方法、注意事項、禁忌癥等,再結合醫生的建議和自身情況選擇產品。
(2)要學會查看產品證照。所有的醫療器械,包括進品醫療器械在內,必須取得醫療器械注冊(備案)證后方可上市銷售;包裝、說明書上必須印有生產企業的生產證(備案)證號、產品注冊(備案)證號。沒有生產證(備案)號和產品注冊(備案)證號的,屬于假冒產品或不屬于醫療器械產品。消費者,應先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證號,以鑒別其真偽。
(3)要學會查看產品分類。我國實行醫療器械分類管理制度,根據產品的安全風險程度將其劃分為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等類別??串a品注冊文號中“第”字后的第一位數字,如“1”是指第一類,“3”是第三類。醫療器械只有三個類別,類別越高風險越大。如醫用棉簽,XXX(省、市)藥監械(準)字2013第1XXXXXX號(改備案后為XX(省、市)械備2014第XXXXXX號)為第一類醫療器械;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,國食藥監械(準)字2013第3XXXXXX號,為第三類醫療器械。第三類醫療器械不宜自行購買備為家用,因為這類醫療器械存大較大的安全風險,使用要求嚴格。因此,消費者在購買醫療器械時,應該向商家咨詢清楚其產品類別及其安全隱患,以便于選購安全性能好的產品。
(4)要看經營者有沒有資質。為了確保產品質量,消費者要做到:①到正規的藥店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購買。②查看商家是否具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(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)、營業執照等合法資質。③售后服務是否有保障等。對流動銷售、臨時設攤銷售的產品要慎重購買,以免上當受騙。
(5)不要輕信推銷員的廣告宣傳。醫療器械注冊審批時,其適用范圍是要經過監管部門嚴格認證的。所以,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,要查看正式的產品說明書。特別應注意的是,有的商家在推銷產品時不按照批準的適用范圍進行宣傳,甚至故意夸大產品療效,如“療效神奇”、“包醫百病”等。健身器材及一些含“保健”功能的衣服、帽子、鞋、襪、手鐲、耳環等不屬于醫療器械,它們只是一些普通商品,不具備治療功能。消費者若購買這些商品來治療疾病,不但花了冤枉錢,還會貽誤病情救治。
(6)繳費后別忘索取發票。消費者在購買醫療器械時,一定要索取購物發票。因為正式發票是購買產品的憑證,在產品保修、質量投訴中用處很大。消費者千萬不能圖省事、貪便宜地購買沒有正式票據的產品。否則,一旦產品出問題就影響維權。